辽阳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国际资讯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房产家居、体育健康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2-24 10:43:05
2017年,美国准备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,表面上,他们表示要帮助韩国应对北方的危机,可事实上,谁都知道美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无非就是使出杀手锏,逼我们也出一张底牌罢了,所以此消息一经发出,就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不过,美国人怎么都没想到,不仅没有见到底牌,反而是将自己的机密漏了个“底朝天”,原来,一名叫唐晓斌的军工科学家,只采用了常规处理的方式,就让这场危机烟消云散了。
而在危机结束后,她的霸气言论“我觉得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”,更是让美国人在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无可奈何,因为他们十分清楚,唐晓斌的言论根本不是吹牛,反而是十分谦虚的说法。
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美国明明使出了杀手锏,可为何一点办法都没有?而唐晓斌所用的常规方法,又有何谦虚之处呢?
1961年,唐晓斌出生在云南下辖的一个小村中,这里坐落在中越边境的铁路边,而她的父母也是普普通通的铁路工人。或许是出生在偏远地区的原因,唐晓斌自小就有一颗走出山村的心,而这也让她从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。
早在上小学之前,唐晓斌就培养出了热爱科学的性格,虽说她也经常与同龄人一起在户外玩耍,但更多的,则是一人孤零零的“研究”地里的小虫,叶片上的纹路等基础知识,当然,与村落同名的凤鸣村车站,也为她种下了对现代科技的兴趣。
进入小学后,在童年时期培养出的好奇心派上了用场,彼时的唐晓斌无论对于相对枯燥的语文、数学科目,还是本就感兴趣的科学课,都抱有极强的求知欲,也正因如此,在很闭塞的乡村小学中,她几乎做到了与那些大城市的孩子们相同的学习成绩。
1974年,唐晓斌进入了当地的一所初中学习,在所有科目中,她最喜欢的就是物理科目,在当时的同学们看来,无论再难的物理题,唐晓斌总能毫不费力的将其解答出来。要知道,在理科的学习方面,女孩的逻辑似乎总比男孩慢一些,而唐晓斌的如此成绩,也让她拥有了“天才”的绰号。
其实哪有什么天才之说,事实上,一方面是从小缺衣少穿,唐晓斌不光在智力上和其他学生无异,在身体素质上也并不出众;另一方面,从小山村走出来的她,接受的教育也全然比不了城市中的学生,而她之所以能达到“天才”的称号,不过是,从来不被当时的环境影响,一心一意的扎根在课本上罢了。
3年后,凭借极为优异的成绩,唐晓斌考上了昆明的高中。据当时的老师回忆,这名女孩确实令他们刮目相看,一方面,经过特殊时期,她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受影响,反而还超过了许多高三的学生;另一方面,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知,唐晓斌也拥有超越年龄的成熟,根本不像是从边境山村中走出来的孩子。
也正因如此,1977年高考恢复后,在老师与同学的推荐下,唐晓斌也决定碰碰运气,或许她自己都没想到,这一次“试水”可以说直接改变了她的命运。依靠接近全科满分的成绩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,就这样,没怎么经历高中的唐晓斌,以16岁的年龄迈入了大学校园。
而在进入大学后,唐晓斌彻底在学习的道路上踩下了油门,即便是在精英扎堆的数学系中,她也一直是稳稳把持着年级前列的位置。
俗话说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,咱之前聊过,初中时期的唐晓斌最感兴趣的是物理课,而这也是她确定从事一生的领域。不过,因为在高考中服从了调剂,所以她被分到了数学专业。然而,就在大一学期结束后,凭借高超的数学技巧,有关物理的电磁工程系来“挖人”了。
令人欣慰的是,我国彼时正处在发展现代科学的当口,相对于数学这类基础科学,电磁工程这类应用科学对建设的意义更大,也正因如此,唐晓斌的导师做了个“顺水人情”,让她如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物理学世界。
在唐晓斌的求学生涯中,努力一直占到了大部分的比重,进入电磁工程系后,明明拥有很高的天赋,她却一直是班级中最拼命的学生。除了几乎住在图书馆之外,她还大量参与实验,在大四毕业之前,甚至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方法,而在这其中,对于电磁学“圣经”——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研究,唐晓斌更是达到了媲美国外的程度。
也正因如此,1982年大学毕业后,唐晓斌直接被挑选进入了,我国一家通信系统建设研究所,不仅如此,仅20岁的年龄与天线设计师的头衔,也一直是她身上两个看似矛盾,但却十分合理的标签。
而在该研究所工作4年后,实力出众的唐晓斌又被另一所研究所看中,与之前的研究科目不同,此时的她面对的则是军用电磁学的研究,换言之,相比于民用设施,唐晓斌的研究必须得更加精确,在完成上也更加困难。
在同年进行的老山战役中,我军在电磁战中体现的压制力,无疑为唐晓斌的研究成果赋予了无声的战功,而在后来,无论是新研制的无人机,亦或是武直系列直升机中强悍的航电系统,都少不了唐晓斌的亲身参与。
时间来到1991年,彼时的唐晓斌已经是多项国家科技奖的获得者了,而在这个时候,她也接到了一个“大活”,进入王小谟院士的团队中,为我国的预警机研发电磁干扰系统。
在此之前,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预警机,拥有的只是通过客机改装的“雷达飞机”,用现在的眼光来看,不过是在一个民用飞机上,焊接一个雷达罢了。众所周知,虽然不具备攻击力,但预警机远距离监测敌人,并且能将我方战机联系起来的本事,是任何一种武器都无法做到的,与此同时,预警机还能通过强悍的电磁干扰能力,让敌方的先进武器都变成瞎子。也正因如此,预警机一度被称为“空中帅府”。
不过令人遗憾的是,我国曾在与以色列的协议中达成共识,进口他们十分先进的费尔康预警机,然而,就在该机型即将进入我国时,美国却突然插手,他们用安全理由威胁以色列不许出口,就这样,我国新式预警机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就关上了,而这也正是王小谟院士决心自主研发预警机的原因。
相信朋友们或多或少的,听说过我国的预警机空警600,该武器一经出世,就直接将美国最先进的E2D预警机比了下去,在最重要的雷达方面,空警600配备有UHF双面旋转数字阵列雷达,探测距离在280公里左右,而相比之下,美国E2D的探测距离只有200公里,要知道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80公里的探测距离差距,往往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。
而在唐晓斌参与研发的电磁干扰方面,E2D在空警600面前更是不够看,美国军方曾发表过一篇文章,称空警600的电磁干扰效能可以达到155分贝,而E2D只有75分贝,论干扰性能,空警600比E2D强将近50%,更令他们恼怒的是,预警机通常在进行电磁干扰时,都会发出“噪音”,而这正是其最为脆弱的时候,然而,空警600的静音性能却是E2D的三分之一,换句话来说,除非提前发现空警600,否则美国只能接受成为“睁眼瞎”的命运。
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咱一开始聊到的,2017年,美国将萨德部署在了韩国,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轩然大波。这是因为,萨德是一种防御类武器,能够应对绝大多数飞弹或是飞行器的攻击,甚至能达到将敌人“封死”的效果,而从美国的宣传中也能得知,几乎没有防空系统能够对标萨德,从某种角度来说,该系统也称得上是美国的杀手锏了。
既然派出了杀手锏,对方的目的显然就是要逼“东风系列”出手,不过,就在美国洋洋得意时,一则标题为“你们萨德尽管修,干扰不了算我输”的漫画也同时出现在了网络上,而在这其中,我国的预警机就是干扰的先锋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洋洋得意之后,美国也落了个偃旗息鼓的境地,因为空警600已经是2010年的产品了,而此次若要进行干扰,执行任务的必然是更强力的空警2000预警机,论性能,它甚至比美国的对标产品E3强65%左右。
也正因如此,就在该漫画发布后,唐晓斌也只是淡淡地说出了“我觉得他们没什么了不起”的霸气言论,毕竟在美国人看来,祭出杀手锏,我们的常规武器就能轻松化解,这样的情况无疑是十分尴尬的。
不得不说,相比于很多研发出先进科技,并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学者,唐晓斌显然是过于低调了,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也许正是有她这样的科学家存在,那些抛头露面的其他科学家,才能拥有与外国学者公平竞争的平台。